凌晨三点,苏氏集团技术部的灯还亮着。林辰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,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,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,砸在桌面上晕开一小片水渍。屏幕左侧是梅奥诊所北美乡村诊所的实时画面,右侧是便携设备的代码调试界面,红色的报错提示像刺眼的警报,已经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。
“还是不行,”王副总监揉着通红的眼睛,把一杯冷掉的咖啡推到林辰面前,“视频模块在北美4G网络下总是卡顿,音频和画面不同步,我们试了三种编码方式,都没解决问题。再这样下去,赶不上明天的正式调试了。”
林辰端起咖啡喝了一口,苦涩的味道让他瞬间清醒了几分。他调出网络延迟数据,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:“不是编码的问题,你看这里——北美乡村的网络波动范围比我们预估的大很多,最高延迟能到800毫秒,我们之前按500毫秒做的缓冲设计不够用。把音频缓冲时间从200毫秒调到350毫秒,画面帧速率降为24帧,再试试。”
工程师小李立刻按照林辰的要求修改代码,会议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服务器的低鸣。苏晚晴端着一锅热粥走进来,轻轻放在会议桌上:“先歇会儿,吃点东西再弄。梅奥那边我已经沟通过了,他们同意把调试时间推迟到明天下午,咱们还有时间。”
她把一碗粥递到林辰手里,指尖触到他冰凉的手,忍不住皱了皱眉:“怎么手这么凉?我给你带了件厚外套,披上别着凉了。”林辰接过粥,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,驱散了几分疲惫。他抬头看向苏晚晴,发现她眼底也有淡淡的青黑,心里一阵心疼:“你怎么还没走?不是让你先回家休息吗?”
“你不回去,我怎么放心,”苏晚晴坐在他身边,帮他整理好散落的文件,“我刚才看了青石县的反馈,李院长说这一周通过远程视频问诊的患者已经有37个了,其中有5个是之前要转去市区的疑难病例,现在在县医院就能解决,老乡们都特别高兴。”
林辰看着苏晚晴手机里的反馈截图,嘴角忍不住上扬。青石县的村卫生室照片里,便携设备摆在干净的木桌上,旁边贴着手写的使用说明,几个老人围着设备,脸上带着好奇的笑容。那是他和团队用无数个日夜换来的成果,是基层医疗最真实的烟火气,也是支撑他熬下去的动力。
早上七点,代码调试终于成功。当北美乡村诊所的画面清晰地出现在便携设备屏幕上,音频和画面完美同步时,技术部的所有人都忍不住欢呼起来。林辰靠在椅背上,长长舒了口气,才发现窗外已经泛起了鱼肚白。苏晚晴帮他收拾好东西,轻声说:“先去公司休息室睡两个小时,下午还要跟梅奥的人对接,别熬垮了身体。”
下午的跨国调试很顺利。戴维看着屏幕里北美村医熟练地操作设备,与梅奥专家进行远程会诊,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:“林,你们的技术超出了我的预期!这个设备不仅解决了基层医疗的痛点,还能完美适配不同地区的网络环境,我们总部已经决定,下个月就开始在北美十个乡村诊所推广。”
调试结束后,林辰刚想松口气,手机就响了。是青石县的老张打来的,语气里带着焦急:“林经理,不好了!我们村的王大爷突然呼吸困难,我们用设备测了血氧,只有82%,李院长说可能是急性肺栓塞,让我们赶紧联系市区专家,可视频连线总是断,怎么办啊?”
林辰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。急性肺栓塞是急症,耽误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。他立刻让王副总监检查远程系统的后台,发现是青石县某个基站出了故障,导致杨家庄的信号中断。“老张,你别慌!”林辰对着电话大喊,“你现在用设备把王大爷的血氧数据、心电图拍下来,用短信发给我,我马上联系市医院的专家,让他们远程指导急救,同时让急救车赶紧过去!”
苏晚晴也立刻行动起来,她拨通了市医院急诊科的电话,把王大爷的情况详细说明,又联系了急救中心,确认急救车的位置。林辰盯着手机里老张发来的照片,王大爷躺在病床上,嘴唇发紫,血氧仪上的数字刺眼地跳动着。他一边把照片转发给市医院专家,一边对着电话指导老张做急救措施:“让王大爷保持平躺,不要动,把枕头拿掉,解开衣领,保持呼吸通畅!”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每一秒都像在煎熬。林辰每隔五分钟就给老张打一次电话,确认王大爷的情况。当老张说“急救车到了,王大爷的血氧已经升到88%了”时,他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全是汗。苏晚晴走过来,轻轻拍了拍他的背:“没事了,王大爷会没事的。”
晚上十点,李院长发来消息,说王大爷已经顺利完成溶栓治疗,脱离了危险。他还附带了一张照片,王大爷躺在医院病床上,虽然脸色还有些苍白,但已经能睁开眼睛了。林辰把照片拿给苏晚晴看,两人相视一笑,眼里都有劫后余生的庆幸。
“咱们明天去青石县看看吧,”林辰突然说,“顺便看看设备的使用情况,再跟李院长商量下基站故障的事,得想办法避免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。”苏晚晴点了点头,她知道,林辰心里始终记挂着青石县的老乡们,记挂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。
第二天一早,林辰和苏晚晴带着新的信号增强器,开车往青石县赶。刚到杨家庄,就看到老张和几个村民站在村口等候。老张手里拿着一篮新鲜的鸡蛋,快步迎上来:“林经理,苏总,太谢谢你们了!王大爷昨天醒过来还念叨你们呢,说要是没有你们的设备和远程指导,他这条老命就没了。”
林辰跟着老张去了王大爷家。王大爷的老伴儿正在院子里晒玉米,看到他们进来,连忙擦了擦手,拉着他们进屋:“快坐快坐,我去给你们煮鸡蛋。”王大爷躺在里屋的床上,看到林辰,挣扎着想坐起来,林辰连忙按住他:“大爷,您别起来,好好躺着休息。”
“林经理,多亏了你啊,”王大爷拉着林辰的手,声音有些沙哑,“昨天我感觉快喘不上气的时候,老张用那个小机器给我测血氧,还跟市医院的专家说话,我就知道我有救了。以前村里有人得急病,等送到县城就晚了,现在有了这个机器,咱们老百姓看病也有底气了。”
林辰看着王大爷眼里的感激,心里满是触动。他从包里拿出新的信号增强器,递给老张:“张医生,这个是我们新带来的信号增强器,覆盖范围更大,以后就算基站出故障,也能保证设备正常使用。我们还跟运营商沟通过了,他们会在杨家庄附近再建一个小型基站,下个月就能完工。”
老张接过信号增强器,激动得说不出话来。他拉着林辰,非要带他去村卫生室看看。村卫生室的院子里,几个老人正在排队用便携设备测血压,一个年轻的村医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检测结果。看到林辰,老人们都围了过来,七嘴八舌地说着感谢的话。
“林经理,这个机器真好用,我现在每个月都来测一次血压,再也不用让儿子骑摩托车带我去县城了。”
“我上次测血糖有点高,医生通过视频给我开了药,现在已经正常了。”
“以后咱们村要是有人不舒服,再也不用慌了,有这个机器,还有专家帮忙,比啥都强。”
林辰看着老人们脸上的笑容,听着他们朴实的话语,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。这些笑容,这些认可,是比任何商业成就都珍贵的东西,是他和苏晚晴坚持做基层医疗的意义所在。
中午,李院长留他们在县医院吃饭。食堂里,几个医生正在讨论上午的远程会诊病例。看到林辰,他们都围过来,分享着使用设备的心得。“现在我们县医院的疑难病例会诊率比以前提高了40%,很多患者不用转院,在咱们医院就能得到好的治疗。”“上次有个新生儿黄疸,我们通过远程视频联系了市儿童医院的专家,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,孩子很快就好了。”
吃完饭,林辰和苏晚晴去了县医院的设备室。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十几台便携设备,每台设备旁边都贴着使用记录。李院长拿起一本记录册,递给林辰:“这是我们的设备使用台账,每一次检测、每一次远程会诊都记在上面。现在这些设备不仅在村卫生室用,我们还组织了流动医疗车,定期去偏远的山村给老乡们做检查,每次去都有很多人排队。”
林辰翻看着记录册,上面的字迹工整,每一条记录都详细地写着患者姓名、检测项目、结果和后续建议。他仿佛能看到医生们背着设备,走在崎岖的山路上,为老乡们送去健康的场景。那是基层医疗最动人的画面,是科技与人性的温暖交融。
离开青石县的时候,夕阳正缓缓落下。车子行驶在乡间的小路上,两旁的麦田已经成熟,金黄的麦穗在风中摇曳,像一片金色的海洋。苏晚晴靠在林辰的肩膀上,轻声说:“你看,我们做的事虽然平凡,但真的能帮到很多人。”
林辰握住她的手,心里满是坚定:“是啊,以后我们还要做得更多。不仅要在国内推广,还要和梅奥一起,把这种基层医疗模式带到全世界,让更多偏远地区的人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。”
月光慢慢升起,照亮了前方的路。林辰知道,未来还有很多挑战——技术需要不断优化,推广需要更多资源,不同地区的医疗需求也需要逐一适配。但他不害怕,因为他有苏晚晴在身边,有一个充满热血的团队,有无数期待的目光。
车子越开越远,青石县的灯光渐渐消失在夜色中,但那些温暖的笑容、朴实的话语,却深深印在了林辰和苏晚晴的心里。他们知道,这只是一个开始,属于基层医疗的故事,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,还有很多很多的温暖要传递。而他们,会一直走下去,带着初心,带着热爱,让AI医疗的光芒,照亮每一个需要的角落,温暖每一个渴望健康的生命。